古蜀流传的大石传说-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首页> 乡土文化> 详情
古蜀流传的大石传说
2022年04月27日 来源:成都方志 | 作者:

       长期以来,古蜀国的历史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扬雄《蜀王本纪》、常璩《华阳国志》等典籍记载的古蜀历史,从蜀山氏、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到杜宇、鳖灵,均显示出比较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


       大石传说在古蜀传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古蜀国留下的文化遗迹中,最引入注目的也是大石遗迹。


       “诗圣”杜甫在巴蜀旅居的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在这片被他称为“天隅”、“天边”、“绝域”、“殊方”、“异方”、“异俗”的土地上,他强烈地感受到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差异,感受到巴蜀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在诗中,他对巴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有很多描述,其中也有关于大石传说的一部分诗作。


       石笋是少城一处著名的大石遗迹。杜光庭《石笋记》云:“成都子城西曰兴义门,金容坊有通衢,几百五十步,有石二株,挺然耸峭,高丈余,围八九尺。”《太平寰宇记》卷七二《剑南西道一》称石笋“在郭内州城西门之外大街中”。石笋约在今少城东门街之西南,石笋街当因石笋而得名。石笋街又称笋里,是杜甫入城的必经之地。杜甫在《石笋行》诗中写道: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杜甫在诗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石笋下有海眼,若触动石笋,海水便会从海眼中冲出来,毁灭整个成都的传说乃无稽之谈。他推测,这对石笋可能是古代卿相墓门前的石表,并非海眼的镇物。

杜甫笔下的石镜、石笋等,是古蜀国人遗留在成都城内的文化遗迹。民国时期,石镜尚存,今已不可复见。关于石笋的踪迹,《益部谈资》卷中称:“今遍问故老于西门外,竟无有也。岂后又尽被折去耶?”又,少城有巨石“支机石”(今已移置文化公园内)。这些遗迹均属少城所在地,且相去不远,极有可能为开明蜀都王陵区内的陵墓。


       据《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蜀王陵墓上立有大石为标志,但这些地区却只见大石,未见墓葬。2000年7月,在成都市商业街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年左右的大型墓葬,此墓葬可能为古蜀国开明王朝王族或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从墓坑旁侧残留的木质柱础和木柱看,当时很可能有墓上建筑和大石墓志。这一遗址正位于少城,距武担山及石笋所在地不远,距支机石遗址不过数百米。


       直到唐代,大石传说仍在古蜀传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杜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蜀中大石传说的风貌及杜甫对这一传说的认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