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金子坝街道以高效能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恩施市金子坝街道以高效能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月2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何雨洋 周珍珍

       生活在湖北省恩施金子坝街道,幸福从来不是一个抽象名词。

  幸福是郑家峁巷全新修建的宽阔柏油马路,是火车站还建小区绿化的小区环境,更是让“神兽归笼”的暑期免费托管班……

  这样的幸福感,在金子坝街道随处可见。

  近年来,金子坝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在党旗辉映下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以高效能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治理高效

  柏油马路蜿蜒伸展,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居民脸上笑颜如花……走进凤凰路社区郑家峁巷,昔日老旧的城中村变成了“城中景”。

  郑家峁巷位于凤凰路社区李家槽片区,现有居民楼80余栋,居民928户2402人。过去,这里基础设施不足、消防通道不通畅、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长期困扰小区居民。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凤凰路社区党委联合驻社区工作队,以推动郑家峁巷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城中村治理样板。

  

  凤凰路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有效结合,将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治理优势。郑家峁巷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小区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自管委员会—党员—群众”五级组织架构,确保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与居民所思所盼精准对接。

  社区党委和驻社区工作队组织召开多场屋场会、坝坝会,让居民决定小区如何治理。居民提出的清理空余场地规划停车位、划线停车、安装道闸、外来车辆缴纳停车费等建议,社区照单全收,并在居民大会表决通过郑家峁巷规范化停车管理办法,将居民的想法和意见以制度形式确定。

  经过治理,郑家峁巷摆脱了过去老旧、封闭的城中村形象,以全新的样貌展现在大家面前。郑家峁巷的变化,是金子坝街道以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推动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考量制度设计者的智慧。金子坝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深化“1 3 n”(党建引领 社区、业委会、物业 n个热心人士和志愿者)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红色枢纽”作用,延伸城市党建触角,激活城市基础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会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扎扎实实构筑基层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

  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疏通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使群众生活有温度、幸福有质感,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群众当家 唱起“主角”

  “现在规范了停车位,小区里面再也不是杂乱无章了。环境变好了,大家的心情也更舒畅。”在枫香坪社区火车站还建小区,谈及小区变化,居民许大龙津津乐道。

  散住房184栋,常住人口402户1236人,商户318家,这是枫香坪社区火车站还建小区的“家底”。过去,因规划配套、管护不足等因素,加之处在火车站周边,该还建小区曾是州城基层治理的“老大难”。小小社区,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如何集众智、汇众力、听民意、集民声,把居民的烦心事变成家门口的暖心事?

  枫香坪社区给出的答案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他治”转为“自治”。不管大小事务,只要是事关小区建设发展的,社区都采取业主代表提议、自管委员会商议、片区党支部审议、业主代表大会决议、监督委员会评议“五议”工作法,将小区事务的话语权、决定权留给居民,实现群众事群众管、大家事一起办。

  

  对小区无力解决、需要上级支持的工程,社区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实施小区改造,大到铺设污水管网、改善小区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小区环境,小到统一设置信息公开栏,杜绝“牛皮癣”小广告。

  为了方便居民、游客随时随地发现问题,社区开发线上“码上办”小程序,建立民意事项清单,及时办理。同时,社区将小区闲置空地建成居民议事广场,片区党支部每周定期在议事广场和居民以拉家常的方式收集意见。

  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片区、难事不出社区。一场场院坝会、屋场会,让业主们集中商议居民关心的事、烦心的事、期盼的事,群众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治理的“永动机”。社区还先后组建了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小区商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监督委员会3个自治组织,推选了42名能人当骨干、挑大梁。同时,盘活小区自管党员、热心居民和商户力量,培育打造“红蕴”宣讲队、“平安哨”巡逻队、“管得宽”调处队、“和谐美”环境队、“和顺佬”帮帮队5支服务队伍。

  社会治理没有局外人、旁观者。面对更加多元的诉求,金子坝街道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能力,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继而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志愿服务 多元共治

  暑期放假,谁来带娃?学生作业,谁来辅导?这些都是困扰上班族家长们的共同问题。“孩子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我们年纪大了,娃娃的暑假作业也不会,正为这个事情发愁。听说你们这里可以托管,又有专门的老师辅导作业,还不收费。这个事情搞得好,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家住和谐家园小区的覃奶奶提及暑期托管班,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2024年7月10日,金子坝街道耿家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益童成长”暑假托管班正式开课,7名志愿者和40余名学生在此开启了愉快的暑期生活。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2024年8月9日,红庙社区暑期托管班文艺汇演活动热闹非凡。大合唱、舞蹈串烧、三句半……暑期班的孩子们在台上表演编排的节目,大家欢欣雀跃。

  为了让暑期“学位”不打烊,跑好暑期教育“接力赛”,金子坝街道招募了48名志愿者,开设了8个暑期托管班,在街道各社区全面铺开,为近300名学生提供暑期学位,开设手工、画画、作业辅导、健康急救、物理实验、趣味研学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更加有趣。

  

  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金子坝街道充分融合党建与志愿服务工作,凝聚党员群众力量,创新志愿服务品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让居民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治理升温着色。

  在金山社区,张富清老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时代光芒;金龙社区的红星志愿服务队,将志愿者分队划组下沉到片区,开展院坝清扫、安全宣传、反诈防骗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金子坝街道已先后成立了邻里互助队、评理说事团等志愿服务队40余支,22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最前沿。一桩桩接地气、聚人心的志愿服务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也将志愿者力量注入“城市党建”新引擎,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编辑:周志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