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畬族乡红星村大社自然村人山人海,第五届闽台“抢孤棚”民俗文化节隆重开幕 ,来自海峡两岸的勇士们再次携手共攀高峰,共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为闽台两岸的交流增添新的文化色彩,受到两岸同胞的一致好评。
“抢孤棚”就是在村祠堂前的大埕里,用六根12米长的大杉木做根基,排列成2-2-2型,下端埋入土里1米左右竖起,顶端用厚木板连接,铺成一个约24平方米、4层楼高的平台,俗称“孤棚顶”。“孤棚顶”堆满了善男信女奉敬朱王爷的祭品,有猪头五牲、海鲜斋菜、饭羹茶酒等祭品。“抢孤棚”仅限外村人员报名参赛,排名顺序要到神明前抽签决定,哪位勇士不借助外力攀爬上“孤棚顶”,上面的祭品及奖金都归他所有,饭菜则给棚下民众喂养六畜。
“抢孤棚”是流传于海峡两岸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中国大陆保留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之一,明清时期广泛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大陆地区保留比较完整的,只有龙海区隆教畲族乡红星村大社自然村。
时至今日,大社自然村依旧保持着古朴的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无形的力量维系乡社永续发展,日久演变为历史文化符号,成为生生不息的动力。2017年,“闽台抢孤”获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级非遗。
随着闽南人渡海入垦台湾,“抢孤”习俗同时传播到海峡对岸。据台海媒体报道,以前在台湾地区有许多“抢孤棚”活动。史料记载,“头城抢孤”是嘉庆年间由漳州沿海的先民吴沙公开垦宜兰平原时,将家乡富有神奇色彩的抢孤祭典习俗传播到宜兰等地,落地生根。而“恒春抢孤”已成为恒春半岛夏季旅游的年度热点活动之一。
同根同源、同心同行,以文化民俗为纽带,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2011年,台湾地区宜兰县、屏东县便由60余人组成参访团参加了“首届闽台抢孤民俗文化节”。2017年,第三届“闽台抢孤民俗文化节”,台湾地区宜兰县的选手曾上泰率先登上孤棚,夺得顺风旗。
今年4月,台湾花莲城隍文化交流团一行18人到龙海区开展城隍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热烈欢迎。这是自1月7日起,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陆续复航以来,台湾岛内首个到访海澄城隍庙的交流团。今年11月,龙海区海澄城隍文化交流团有114人赴金门,圆满完成为期3天的城隍金身绕境巡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