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我就不送你了,没事来我家坐坐,陪我唠唠嗑!”看着准备去村子里其他人家走访的王雅格,王大娘满是笑意,这个心系群众、踏实肯干的民警,早已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多年来,他扎根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坪镇,作为责任区民警,他奔走在乡间,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宣传政策法规,听民意、解民忧,将自己的心与辖区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用心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王雅格所负责的辖区村屯以朝鲜族为主,作为一个来自河南的汉子,他将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对辖区群众的真切感情,这里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将身子扑进群众家中。最开始,语言是最大的障碍,交流过程中他总是满脸憋得通红,但走得多了、聊得久了、时间长了,王雅格已经能通过两种语言混搭、再加上手势进行沟通交流。
在南坪边境派出所工作的十年,他最在意的是辖区70多岁的老人安英子,从他担任责任区民警以来,已经认识老人10年有余,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这位独居老人家里坐坐,老人的孩子常年在国外,老伴已离世多年,他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村里协调,帮助老人申请政策支持。由于老人不认识字,他亲自帮助老人起草申请低保的材料,最终让老人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去老人家里收拾屋子、劈劈柴火,过年过节也会带上慰问品,老人早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的儿子,而他也将安英子老人视为自己的家人。每当王雅格的妻子、孩子来看他,都会住在这里,做上一大桌子菜,听老人讲述着自己的过去。
用情推进基层治理提升
王雅格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用心用情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27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他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村子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牢牢记在心里。他把三个警务室变成倾听社情民意的最前沿地带,这里也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同时,他发挥村干部、辅警、护边员等力量,组建义务巡逻队,提升了边境村屯的安全水平。
2023年的一天,他接到辖区老人李秦梅的电话,老人与老伴激烈争吵,称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了解情况,原来是老伴席传富经常喝酒,每次喝完酒后都会与她争吵,在王雅格与街坊地劝说下,最终达成和解。为了确保李秦梅一家不再因为喝酒而产生矛盾,王雅格只要开展走访,一定到老人家里,与席传富念叨戒酒的事,同时,他主动找到老人的亲戚一起劝说席传富老人。现在老两口关系融洽,再也不会因为喝酒吵架了。
无论是邻里矛盾、土地纠纷矛盾,还是工人与老板间的薪资矛盾,他们都会找王雅格“断断官司”,他用“小处理”换来“大平安”。
用力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做好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王雅格始终不忘初心,有一个热心肠,群众每一家的困难,他都记挂在心里,付诸行动之中。为了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他连续两年与辖区工地施工方项目部联系,帮助龙渊村村民张为祥、姜玉玲家铺设水泥地面,极大地提升了村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龙渊村以种植业为主,“龙渊红辣椒”质量好,但销售渠道单一,成为群众心里的一块疙瘩。王雅格每年都会到老百姓家里帮着栽种辣椒,了解辣椒长势,在秋收之际,更是逢人便会推销龙渊红辣椒,渐渐地找他购买辣椒的人越来越多,帮助村民拓宽了销售渠道。2024年,村子筹建辣椒加工厂,他充分发挥自己责任区民警的优势,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进度,期间,多次解决村部与项目部、工人与老板、村民与施工方的各类矛盾,推动辣椒加工厂顺利建成,辣椒加工厂未来预计每年能为老百姓创收20余万元。
工作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胸怀爱民之心,以群众安全满意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真情画面,在警民鱼水情的浸润下,他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境一线绽放。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