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畔的“雷锋日”-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怒江畔的“雷锋日”
2025年03月0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洪永灿

   3月4日清晨,云南怒江丙中洛镇双拉村怒族老人赵国祥家的火塘边围坐着一群“藏蓝身影”——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正用怒教老人使用新安装的烟雾报警器。这一天,这个地处中缅边境、有着“人神共居”美誉的地方,因为一场特殊的“雷锋日”活动,让边疆的春寒里升腾起阵阵暖意。

  

  一个“微心愿”背后的三重服务

  “每次用煤气灶做饭,总感觉不安全。”一周前,在与村民围坐火塘进行“火塘夜话”时,民警谢航听到了赵国祥的念叨。老人的这个“微心愿”被迅速记入该所的“雷锋行动清单”。当天,民警们不仅为老人安装了烟雾报警器、更换了被褥,还细心地发现了他家中电路老化、反诈意识薄弱等问题。“他们装的不只是烟雾报警器,更是我们怒族人的心窝。”赵国祥摸着崭新的报警器,声音哽咽,眼中满是感激。

  

  一场原本针对“一个人”的服务,悄然延伸成覆盖全村的行动。青年民警坡里普爬上木梯检修电路时,瞥见隔壁五保户李大娘家烟囱开裂,便顺手找来水泥为其加固;民警谢航召集全村老人开展“双语反诈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反诈知识……

  一条山路串起“雷锋地图”

  双拉村的十个村民小组,谢航和他同事们的“雷锋日”足迹如星火般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谢航从赵国祥家出来后,便带领“巡逻义警队”投入当日巡逻工作。

  

  当队伍巡查至茶腊组路段时,民警们化身“峡谷匠人”。他们发现老路旁有棵老树,枝干粗壮却因岁月侵蚀和风雨摧残,一些树枝摇摇欲坠,极有可能砸落到过往群众。为消除安全隐患,民警们果断出手,利用路边的竹竿,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即将掉落的树枝打落。随着掉落的树枝被清理,这段危险得以排除,路过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阿克吉!阿克吉!”(傈僳语:真好。)

  一场“意外”检验服务成色

  正午烈日灼烤着整个双拉村,巡逻队行至酱龙组时,一阵急促的引擎空转声突然打破了山谷的宁静。傈僳族村民李明光蹲在道路旁,面对着冒黑烟的摩托车满脸愁容——他刚从赶集回来,车上不仅有生活物资,还有给女儿新买的书包,然而车子却在陡坡上突然熄了火。

  

  “应该是火花塞积碳了!”谢航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拧开发烫的发动机盖,指甲缝瞬间染满了油污。他让辅警举着盾牌遮挡烈日,自己则从警务包里翻出多功能钳,毫不犹豫地躺在滚烫的青石板上开始检修,发现化油器进沙才是真正的故障原因。

  “以后车子要及时保养,这里都是山路,只有保持车子的良好状态,才能保障自己和乘车人的安全……”在谢航普及安全常识的过程中,摩托车也很快被修理好了,重新发出了欢快的轰鸣声。

  “边疆的雷锋日不在横幅里,在巡逻路上、群众炕头、群众心头。当我们把‘等诉求’变成‘找需求’,每一天都是为民服务的新起点。”该所政治教导员李天常说道。

  [编辑:王正]


网站地图